近两年来,甘肃省庆阳市紧盯陇东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森林抚育等建设任务,实施林草重点项目22个,落实投资10.8亿元,完成造林绿化90.3万亩,沙化土地治理60.4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10.66万亩,“三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庆阳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是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在“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庆阳市大力推进项目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形成了“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建设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庆阳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实施项目管理、资金监管、科研保障等八项机制,项目管理由“县级建设、市级监管”转变为“市县共建、各负其责”,实行分级担责、同题共答;资金监管由“直达到县”转变为“市级集中管理”,按项目进度和验收结果,分期拨付;科研保障实行林草科研跟着项目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审计由“竣工结算审计、被动整改追责”转变为“提前介入监督、全程跟踪审计”,强化闭环管理,堵塞监管漏洞;后期管护压实封山禁牧和抚育管护责任,确保5年生长周期内管护责任不落空。
据了解,此种管理模式为“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一条闭环管理的新路径,缩短了规划设计时限、保障了资金有序运行、提高了综合治理效果。2024年,庆阳市首批“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完成62.4万亩,占总任务的80%,资金支付进度较以往提升40%,项目作业设计审批时限平均缩减至30天,首批项目良种使用率达到75.3%、初验合格率均为100%。
今年,庆阳市计划重点实施和推进“三北”工程项目5个,年内完成造林抚育补植、草原生态修复150万亩以上。其中,庆阳市马莲河、蒲河流域、东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4个“三北”工程重点项目,规划总任务177.4万亩,投资16.79亿元,已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管理库,并完成批复。(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