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湖南省道县洪塘营乡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全站人员,正参加该乡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他们穿梭于植树人群中,不时指导大家挖穴、填土、植苗、培蔸、浇水。作为全县林业管理的示范窗口,该站通过"硬件提质+管理革新"双轮驱动,在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间架起智慧桥梁,书写新时代基层务林人的担当与使命。
夯基固本,筑牢生态前哨。该站建于1988年,风雨奋斗30余年,自2023年实施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后,迎来了它的蝶变新生。中央预算内投资40万元,对460平方米业务用房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改造。施工团队通过支架加固技术提升建筑安全性,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解决好渗漏顽疾,实现了功能分区科学化、档案管理智能化、卫生设备标准化、水电监控自动化。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中枢。“过去巡山靠腿,现在监测靠屏。”站长欧定邦指着新配备的智能终端介绍道,“我站已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林调通实现野外数据实时回传,林业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系统可自动比对虫害特征,三维GIS系统精准标注全乡20万亩林地信息,20余台新型灭火装备让应急响应时间缩短60%。”这都得益于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的实施,科技赋能让基层林业工作更高效、更智能。
管理创新,激发服务效能。走进敞亮的服务大厅,"一站式"办事流程公示图醒目清晰,8名全科型工作人员可办理12项林业审批事项。该站推行的"林长+护林员"协同管护机制,将全乡60余名“一长四员”纳入网格化管理,19万余亩公益林实现数字化管护,2024年累计处置火险隐患23起,制止盗采盗伐行为7次。通过站务公开电子屏,村民可实时查询涉林资金发放情况。
人才筑基,锻造专业铁军。该站完成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后,站容站貌焕然一新,履职设备一应俱全,年轻林业力量争相加入。全站8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大专以上学历,3名专技人员涵盖林业全领域。推行“以老带新+轮训制”人才培育机制,2024年除站员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20人次外,累计组织林农和大户培训班6轮,为林农解决技术难题20余个。
生态惠民,释放绿色红利。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将管理效能提升转化为生态红利。全乡活立木蓄积量较“十三五”末增长9.7%,经济林扩源2万亩,新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新增种植大户42户,林农人均增收1500元,在绿水青山间绘就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从泛黄图纸到智慧终端,从手写台账到数字档案,洪塘营乡林业站“标准化建设+专业化队伍”的蜕变,折射出基层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步伐,为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南省林业局林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