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立足乡镇机构改革实际,以服务林农、服务乡镇(街道)、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等为根本,全市九个县(区)林业局按照因地制宜、机制创新、明确职责、提升能力、加强保障、强化服务等原则,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构建多种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加强林业基层基础建设,促进提升基层履职能力。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管理工作体系
九个县(区)林业局以夯实林业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出发点,立足区域实际,实施“片区林业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管理模式,探索构建“林业局+片区林业服务中心+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林业局+片区林业工作站+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片区+乡镇(街道)+国有林场”“林业局+国有林场+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多种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局领导+局工作人员+乡镇林业岗”等工作机制,现已成立片区林业工作站、林业服务站、林业服务中心等共61个。
明确职责,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明确职能定位,着力服务基层林业工作。明确片区林业工作站(服务站、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服务乡镇林业技术支撑、重点项目推进、综合执法等三大职能,协助乡镇制定和落实林业发展规划,着力服务乡镇解决林草湿荒监测、国土绿化、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产业指导、林政执法、森林防火、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林木采伐证办理、林权流转、林地林木权属争议处理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二是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打通林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基于“高效协同、精准服务”原则,通过整合县(区)林业局派驻干部、国有林场技术人员以及乡镇林业岗、林管员、护林员等,构建“林业局统筹+片区林业工作站(服务站、服务中心)指导服务+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落实”的三级工作架构,探索推进有效衔接、协同配合、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精准施策、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一抓到底、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采取定期巡林、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与服务、集中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乡镇林业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断推进林业技术服务与林业行政执法等下沉至“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基础保障,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片区林业工作站(服务站、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工作装备等保障,着力建章立制、政务公开、档案管理、能力提升等工作,明确加快推进数字智慧平台建设、建立林业监测监管预警管理系统等目标。
建章立制,确保工作实效
明确片区由县林业局班子成员作为责任领导,林业局工作人员担任片区负责人,全面落实局领导牵头抓总、片区负责人负责、片区与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下沉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人员在绩效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将片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高质量考核指标,强化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确保责任落实落地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