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发展中国家官员走进上海 感受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5-05-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城市可持续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居民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中国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和经验,为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日前,来自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菲律宾、埃及、塞拉利昂、肯尼亚、赞比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巴巴多斯、古巴等12个国家的36名官员,来华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研修班,深入上海市进行参观考察,感受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学习交流有益经验。

“直观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芦苇随风摇曳,鸟鸣萦绕耳畔。研修班学员刚走进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便被眼前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留念。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到这么大面积的湿地,感觉非常棒。”巴巴多斯布雷恩科尔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弗·艾伦·布雷斯表示,在这里能直观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研修班学员参观考察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约97%的湿地分布在崇明区、岛屿岛滩、浦东新区。通过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红线管控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上海充分保护了湿地和水鸟,为建设生态之城提供了广阔的生态空间。

2024年7月,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上海在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方面作出的努力令尼泊尔自然保护基金会财务部主管比杜尔·普拉萨德·波卡雷尔印象深刻,他认为,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位于崇明岛中北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研修班学员沉浸式感受了大自然赋予的浪漫与生机。“讲解员提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平原森林。我之前从未见过这么令人震撼的森林景观。”古巴科技环境部环境署信息专家让·路易斯·拉米雷斯·雷梅迪奥斯表示,实地考察让他多维度了解到中国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担当。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研修班学员通过展板、沙盘和讲解员的介绍,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上海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规划全貌及未来蓝图。他们对上海生态空间规划、城乡公园体系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等内容兴趣十足,纷纷感叹“上海是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绿色发展模式很有参考意义”。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上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上海的城市规划很有必要,也非常成功,尤其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提供了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菲律宾圣玛丽亚市政府规划干事温娜·梅·加基特认为,上海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时也是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研修班学员参观考察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

比杜尔·普拉萨德·波卡雷尔多次到中国考察学习。谈及中国的变化,他表示,此次中国之行发现绿色越来越多,城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居民带来的福祉。”在泰国皇家林业厅计算机技术官员普拉潘蓬·孔斯里罗德看来,中国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优先,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是实实在在的。

“为其他国家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截至2024年底,上海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622种。全市已建起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动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研修班学员在上海野生动物园了解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意义,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学习了上海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实现公园与城市空间无界融合的做法。

“中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聚居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肯尼亚林业研究所高级研究科学家安吉拉·姆翁格利·穆塔马表示,这次参加研修班使她获得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对其国家的生态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大有裨益。

埃及环境部环境研究员萨莉·纳比耶·穆赫森·阿博内姆同样受益匪浅。“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协同并进。希望埃及与中国加强合作,借鉴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实现城市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他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中国商务部的支持下,2023—2024年,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成功举办了两期发展中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研修班,邀请到19个国家的80名学员来华学习交流,搭建了发展中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分享平台,为推进发展中国家生态城市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研修班结业典礼上,各国学员代表高度肯定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成就,表示将加强沟通、广泛交流,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强大合力。(刘倩玮 刘哲辉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