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新华林场及磴口县刘拐沙头的沙地上,一台由中国林科院哈尔滨林机所牵头、联合河南洛阳映山红拖拉机厂、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共同研发的“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投入治沙作业,展现了卓越的自主化水平和高效的作业能力。
“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沙化土地广、治理难度大、自然条件严酷,传统人工治沙模式在效率、成本及工程质量上均已显现瓶颈。为从根本上提升治沙效能,研发团队将核心攻关方向锁定在智能化与无人化作业,通过前沿技术集成,实现标准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机械化治沙新范式,在智能化沙害治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此款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斗赋能与云端协同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该机器人搭载了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厘米级的路径规划与自主循迹作业,真正迈向“无人驾驶”治沙。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与防沙治沙装备监管调度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强大的终端协同控制网络。操作人员不仅能通过智能手机App、平板电脑或专用工业遥控器进行远程监控与基本指令下达,还能依托云平台进行作业任务的智能规划、设备状态的实时诊断以及作业数据的云端管理与分析。这种“云—端—机”一体化的智能控制,赋予了设备前所未有的自主作业与精细化管理能力。
二是创新的三行同步压草与高效铺设技术。机器人的核心作业单元采用了独特的“三行同步压草”技术,相较于传统单行或双行铺设设备,其作业效率实现了指数级提升,是普通机械铺设速度的3倍,人工铺设效率的10倍以上。该机器人铺设的草帘,可灵活选用多种草本材料(配合草帘编织设备可实现材料优化利用),草帘间连接紧密,能更有效地抵抗风蚀,显著提升沙障的稳固性和持久性。同时,其铺设深度可根据沙层特性在10至20厘米范围内进行程序化、高精度动态调节,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均能达到良好固沙效果,有效降低了沙障铺设成本并缓解了季节性用工压力。
三是与洛阳映山红联合打造的高适应性特种履带底盘。智能三压草帘沙障铺设机器人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大规模、高标准的防沙治沙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展示了融合北斗导航、无人驾驶、云计算及特种底盘技术的集成创新威力。此项成果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治沙模式向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方向深度转型,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核心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