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两山”理念 绿色答卷 | “林区三问”,中国林都这样作答

2025-07-1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这是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的三问。9年过去了,伊春是如何回答这“林区三问”的?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伊春林区、企业、街头,探访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林区生态保护、林场职工生活的新变化。

这9年,伊春举“生态旗”、走“绿色路”、念“山水经”、打“康养牌”,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伊春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坚实走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林区三问”,伊春用实际行动出色作答。

生态保护,伊春一直在行动

“要说这9年伊春的变化,那就是生态变得更好了。”听到记者问伊春生态有什么变化,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电瓶车司机师傅抢答。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森林面积4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3.8%,是我国开发最早的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保障区,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涵盖森林、湿地、草原等多种生态环境,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之美誉。

这是伊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也是伊春人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伊春深入践行“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理念,狠抓森林生态保护,积极推进防灭火一体化改革,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全面维护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不断扩大城乡绿地总量,设立“伊春生态日”,发动全民守护生态安全……生态保护,伊春一直在行动。

“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伊春市委书记董文琴说,“我们用心筑造‘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的生态空间格局,着力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家园,红松、云杉等珍贵树种遍布山岭,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等珍稀禽鸟鸣唱山水,‘虎啸山林’再现兴安,万物生长竞自由,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成为中国致力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生动缩影。”

如今的伊春,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白头鹤种群由2014年的90只发展到现在的150只左右,紫貂种群由2014年的50只发展到现在的12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种群由2014年的170只发展到现在的280只左右。东北虎频繁出现,2024年以来已发现东北虎踪迹9次。截至2024年底,伊春连续21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连续8年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伊春2023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网络热门全国气象旅游推荐典型案例第一名、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2025年5月获国际自然与森林医学会“中国森林浴发源地”称号。

“这几年,伊春生态越来越好。林区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7万个,空气质量连续5年领跑全国。周边很多人来这里‘吸氧’‘洗肺’。”伊春森工乌马河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刘斌说。

“我在这工作20多年了。总书记来伊春考察时,我在这看护这片林子。”伊春森工乌马河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乌马河林场分公司防火瞭望员党向民在瞭望塔上说,“我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树木更高、种类更丰富了。野生动物逐渐多起来。走在林间,经常能看到野鸡、野兔、狍子。”

生态价值正在不断释放

绿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伊春最大的优势,也是伊春人在林区转型探索中达成的共识。如何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价值是伊春人不断探索的课题。

“挂锯停斧”,从“独木经济”到“全域旅游”,伊春立足实际探寻“两山”实践。9年来,伊春锚定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让森林“四库”更好联动,以科技创新催生“1234”现代化生态产业新质生产力,聚焦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推进“无废城市”“零碳林场”“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旅游业由“一季红”变“四季红”,“九珍十八品”从林间走上餐桌、备受消费者青睐,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生态价值不断释放。

“这几年,产业业态发生了新变化,技术得到了新提升,园区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趋向多元化发展。”伊春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办公室副主任赵丽格说。

“我们经营的是北沉香工艺品。”伊春永达木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桂侠说,“习总书记来伊春考察时,我们还是一家小企业。总书记的到访给林区人民带来了福祉,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经过不断开拓发展,如今,企业规模扩大了一倍,产业产值翻了一番。我们负责的传统木艺家具制作技艺项目被评为黑龙江省非遗项目。”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九年奋进、笃行不怠,倾力守护生态根脉、擦亮绿色本底,生态向‘美’ 、产业向‘绿’、发展向‘新’、民生向‘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双向奔赴,伊春坚定走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董文琴说。

据伊春最新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成果,2021—2023年伊春市生态产品总值为4240亿元,是伊春地区生产总值的12倍;人均生态产品总值40万元,每平方公里地均生态产品总值1252万元。伊春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贡献了生态产品总值的80%,是巨大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

老百姓眼中伊春的变化

走在伊春街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游客络绎不绝。

随机询问路人是否知道“林区三问”,有2/3的人表示知道,有1/2的人可以大致说出具体内容。谈到“两山”理念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不少人表示,生态比以前好了,尤其是生态旅游服务较以前完善很多,周末随时可带老人孩子出来玩。

一位长居广东深圳返回伊春的大姐说:“现在伊春越来越好了。我要回来养老了,还是这里生活更舒适。”

这是伊春“坚持以人民幸福为目标,从民生的角度重视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满足林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优美生态的期盼”的结果。近年来,伊春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林场,滚动式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林场)示范建设,分批次打造特色民宿试点,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拓展就业增收新空间,绘就独具魅力的“伊春山居图”,让城乡生活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永远忘不了那一幕……总书记鼓励我们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门路。后来,乡亲们陆陆续续办起农家院、家庭旅馆,这里形成了‘溪水农家院一条街’。”曾与习近平总书记围坐谈心的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职工刘养顺指着家门口那条街说,“总书记的到访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希望。大家现在干劲很足。”

“我们锚定在全省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坚持‘三绿’并举,推动‘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董文琴说,“让更多人到伊春共沐森林浴,呼吸天然芬多精、洗肺又洗心,共享伊春好生态、农林好产品,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林区三问’新答卷。”(刘泽英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