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看森林沟系立体经营

2025-10-1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看绿色生机勃勃——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破题保护与发展

从加格达奇出发一路向北,是大兴安岭800万公顷茫茫林海。

这里没有陡崖峭壁,只有千万道缓坡,广袤森林覆盖其上,林水、林药、林菌、林果蕴藏其中。

国有林区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并在保护中激发林业活力?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阿木尔林业局以《国有林区改革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示范样板工作方案》为引导,实现了以森林沟系立体经营破题。

更清晰的界限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摸清资源底数是前提。

阿木尔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施业区总面积55.56万公顷,南北狭长、北低南高、北阔南针,林下经济植物集中、分散兼有。

阿木尔林业局以林场为单位,在做好森林资源管护主责主业的基础上,将蓝莓、红豆、偃松、山野菜、中药材、桦树汁等富集区,科学划分为生态保护、立体经营和公共利用3个功能区。

“我们沿着山脉沟系,以公路网为基础,划定了93条沟系,并从中选出55条森林资源富集的沟系,分阶段进行森林沟系立体经营。”阿木尔林业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穆臣伟说。

林业局对重点区域开展了资源调查,以实现资源家底清晰化、环境情况数据化、开发潜力可量化。查清林木现状,明确林分结构、树种组成及可利用状况。探清资源现状,掌握浆坚果、北药、林菌等林下资源的蕴藏量与生长范围。测清环境现状,记录水源、土壤、光照等环境数据。调查数据落地上图,最终形成了立体经营的“经纬架构”。

“我们有在职职工1500余人,按照每条沟系20—30人参与,基本实现全覆盖。”阿木尔林业局党委书记韩凤泉表示,摸清资源家底后,林业局广泛动员有意愿的职工参与森林沟系立体经营。

更明确的权属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明确权属是关键。

“职工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还能挣到钱,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周明权是依东林场职工,今年8月,他与同事和林业局签订了毛尖蘑经营利用确权合同。

2024年,林业局将8条沟系确权给86名职工经营,最终实现人均增收1.7万元。今年,又增加8条共计16条沟系确权给200多名职工组成的联合体进行经营。

确权经营旨在明确所有权、优化管理权、放活经营权。穆臣伟表示:“所有权是国家的,管理权是林业局和林场的,经营权归确权联合体。”

阿木尔林业局制定了《森林沟系立体经营指导意见(试行)》《森林沟系立体经营实施方案》《森林沟系立体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确权经营合同范本》等文件,明确由林业局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经营权获得方与林业局签订经营合同。

同时,建立复合确权机制,明确经营权与保护职责,打造责任共担、风险共防、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有效遏制外来人员的掠夺式采集、乱挖滥采等破坏资源行为,形成经营与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经营联合体获利润的70%,林场获利润的30%上缴林业局,再由林业局统筹分配。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脉络日益清晰。

更自发的保护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激活职工保护意识是转变。

依西林场辖区“1-2-6线”沟系在落实确权经营模式后,建立了人工促繁野生灵芝基地,10名职工自发安装栅栏、摄像头与公示牌,并组建经营联合体对7.5公顷基地开展精细化管理。

依西林场野生灵芝丰收。阿木尔林业局供图

依东林场的“1-4-1线”是毛尖蘑主产区,确权后,本场职工采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今年9月完成1000公斤鲜品毛尖蘑采集,林场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进行回收。

依东林场场长关德礼介绍:“毛尖蘑被称为‘蘑菇之圣’‘素中之肉’和兴安岭的‘软黄金’。近年来,林场组成联合体对毛尖蘑进行经营管理,并组织职工进行规范的采集、晾晒、加工。同时,依托岭上行公司进行精包装,销售价格比草蘑等高出一倍以上。”

阿木尔林业局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海燕说:“确权后,依东林场进一步规范了毛尖蘑采集流程,按照轮采的方式采大留小,不仅增加了产量,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保留部分成熟的毛尖蘑进行原地育种,促进了毛尖蘑可持续经营利用。”

“大兴安岭资源富集,但是过去未能做到可持续采集。”王海燕对此深有感触,“未经营管理前,灵芝刚出芽,蓝莓、红豆还没成熟就被掠夺性采集,不但资源遭到破坏,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以前,只有管护员和瞭望员看护林子,其他人保护意识不强;现在的经营模式推开后,管护员、瞭望员和更多的一线职工自发地投入到森林资源保护中,实现了以人管人。”韩凤泉说。

2025年,随着确权管理模式得到推广,阿木尔林业局采集野生蓝莓近400吨、红豆近1100吨、鲜蘑近200吨。林场职工郭军钢夫妇通过采集增加收入3万元。

更多元的价值

森林沟系立体经营,生态价值有效转化是核心。

9月,兴安林场100林班,一片人工培育的林下赤松茸长势喜人。“这块区域是1987年大火重度火烧区,先锋树种桦树比例大于80%,是典型的低质低效林。我们结合现地情况,对萌生的桦树进行定株,保留辅助木,采伐干扰木,伐除病腐木和枯立木,对伐区林木产品进行综合利用。”侯殿忠介绍。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开展合作,将林下剩余物粉碎后置于菌池发酵,用于培育食用菌。目前,所有样地均成功冒出新菇或长出菌丝。

职工利用林下剩余物培育赤松茸。阿木尔林业局供图

“把林下剩余物就地粉碎发酵,直接利用自然条件做菌床培育林下赤松茸,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创新点。”穆臣伟介绍,这种模式省去了剩余物运输、装卸、高温消毒、打包、育菌等多个传统生产环节,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阿木尔林业局科学规划林上、林中、林下空间利用和短、中、长期时间布局,着力构建多功能、可持续、高效益的森林沟系立体经营创新模式。

两年来,全局完成中幼林抚育2.59万公顷、退化林修复2986.67公顷、偃松林抚育400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3626.67公顷,补植西伯利亚红松2000公顷,合理利用剩余物5万余吨。

从空间利用上,上层抚育野生偃松,栽培西伯利亚红松发展果材兼用林;中层持续提升林木质量,实行桦树汁分区轮采,剩余物综合利用;下层发展林下经济。

从时间维度上,短期(1—5年)以桦树汁、浆坚果、食用菌采集加工为主,尽快见到效益;中期(5—30年)发展旅游、林水、林药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稳定收益;长期(30—100年)进一步获取红松坚果、林木价值,促进森林可持续利用。(徐凡 姚正翩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