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作为“地球之肾”,蕴藏着万物生长的奥秘,也牵系着区域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碧波翠色间,安全生产是必须坚守的生命线与责任堤坝。近年来,全国各地湿地公园在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绿水青山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深植于湿地保护的每一寸肌理,绘就一幅安全与生机交融的湿地画卷。
精织旅游安全网络
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
如何让公众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情享受湿地的诗意与美好,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精织细密,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方能系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安全带。
春来百花争艳,夏日橹声欸乃,秋冬时节候鸟翩跹……这是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四季美景的真实体现。多年来,园区始终将水上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针对溺水、游船事故等主要风险点,园区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所有游船严格执行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实行“一船一安全员”全程护航;码头醒目处设置安全须知标识,栈道、观景台等临水区域均配备标准化防护栏并建立定期巡检机制。
近年来,通过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公园实现了水上亡人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安全是生态旅游的生命线,更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首要底线。”沙家浜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蘋的话语掷地有声。为筑牢旅游安全防线,江苏常熟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构建了“人防+技防+物防”三维体系:专业安保队伍日夜巡护,智能监控网络全域覆盖,沿湖步道、观景平台等关键点位规范设置警示标识与应急救援设备。“我们正在谋划智能安防系统升级,未来还计划新增无人机巡查、高位全景监控等设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安防系统,进一步提升园区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邱蘋说。
夯实长效制度根基
为湿地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制度为先。安全生产的持久效力最终都依赖于坚实的长效制度。
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林长制为引领,建立“林长定期巡查+现场督办”机制。与此同时,湿地公园还与政府部门分级压实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安全宣传、隐患初查及应急联动,湿地公园管理处履行行业管理责任,统筹推进安全设施建设、专业巡护及隐患整治,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扎实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云南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则注重实战演练与宣传引导并重,每季度组织开展涵盖消防、防洪、反恐等主题的常态化应急演练,同步推进“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湿地公园结合自身实际,在游客中心滚动播放安全教育片,系统开展隐患排查、模拟演练与科普宣传,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构筑起群防群治的安全堤坝。
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重要形式的国家湿地公园,要以更加敬畏之心守护这里的碧水蓝天,积极防范各类风险隐患,筑牢安全屏障。唯有如此,方能不负这片绿色的馈赠,让湿地的生机与活力,在安全生产的轨道上绵延永续,真正成为惠泽子孙的宝贵财富。(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