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国际红树林中心: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

2025-11-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红树林边,深圳湾畔。黑脸琵鹭、蒙古沙鸻、斑尾塍鹬、红脚鹬等大批候鸟来此停歇休养,滩涂上红鲟蟹、弹涂鱼时隐时现,红树林湿地热闹非凡。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签署仪式举行,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并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

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以来,在国家林草局、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意向成员国规模持续扩大,中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正在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

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为深圳营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朱兴超摄

政策支撑奠定中心发展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湿地保护法专门设置红树林条款、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五年专项行动等,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工作。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提出在深圳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倡议。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签署仪式举行。

今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9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将“建好用好国际红树林中心”作为首项任务。该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央地联动推动红树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定决心、对深圳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的深切期望,为中心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发展机遇。

同时,深圳作为北京、上海之外第三个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的城市,将中心建设作为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重大任务,在人员、场地、资金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撑保障,为建好国际红树林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深圳红树林湿地与城市建筑实现和谐共生 朱兴超摄

搭建全球红树林合作交流平台

国际红树林中心积极强化各项建设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并通过此平台深化与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全球联合行动,不断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津巴布韦环境部代表团、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红树林基金会等单位和国际组织,先后拜访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开展座谈交流、共商合作。

今年3月,国际红树林中心与深圳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平台,双方将在红树林生态保护、科研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交流和科研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与研究平台,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随着国际红树林中心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津巴布韦、苏丹共和国先后签署了《关于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协定》,加入了国际红树林中心。目前,意向成员国已经达到20个。此外,还有巴布亚新几内亚、伊朗、肯尼亚等国家也表达了加入意愿。

国际红树林中心还将吸纳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协同保护网络,建立健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红树林湿地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大国形象

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期间,国际红树林中心联合国家林草局、柬埔寨环境部、马达加斯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及阿联酋环境部共同主办主题边会,聚焦全球红树林湿地保护,介绍中国支持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推动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有关举措。参与中国展和区域动议展,吸引了津巴布韦总统和古巴、伊朗、塞拉利昂等国部级官员及公约秘书长参观,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今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主办的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期间,国际红树林中心举办主题展览,向全球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展示了中心建设历程、重点工作成果等,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湿地国际、国际鸟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纷纷到访展区,就红树林保护、蓝碳研究及国际合作等进行了交流。

为推进能力建设,国际红树林委员会定期举办关于红树林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可持续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国际研讨会,涵盖红树林保护行动计划、蓝碳、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以及红树林保护、恢复和管理的最佳实践等议题。

今年6月,国际红树林中心2025年首期国际研讨班在深圳开班,来自中国、柬埔寨和马达加斯加等3国的24名政府官员和专家参加,并赴深圳和广西的红树林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学习了解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技术和实践经验。柬埔寨环境部官员蒙沙木表示,由中国提议并支持的国际红树林中心惠及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多个国家,将成为促进红树林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对红树林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知识将推动全球红树林的保护修复。

中心以“海陆共栖:高密度城市的红树林生态”为主题,举办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主题展,展示深圳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凸显中心在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合作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开展主题为“共植红树林 守护国际湿地”的2025年植树活动,响应国际湿地保护倡议。举办多次红树林湿地大讲堂,聚焦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分享全球红树林保护与蓝碳前沿。

面向未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推动形成更多国际共识与行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国际活动,搭建全球红树林宣传教育合作平台,总结推广全球红树林保护成功案例,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张萌 王彤 陈康)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