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交流对话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国际保护组织、大熊猫保护机构、科研院所、国内外动物园等与大熊猫相关的全球伙伴等150余人到场参加。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林海致辞,从宏观战略层面,阐述大熊猫国际合作和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未来方向。
主旨报告环节,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动物保育副总裁游梅庚(Megan)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德生围绕大熊猫国际合作新愿景分享了大熊猫国际合作历程及丰硕成果和深化国际合作的路径建议。

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德国柏林动物园园长安德烈亚斯·尼里姆(Andreas Knieriem)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李明喜就大熊猫科研合作新篇章深刻阐释了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如何促进保护技术的进步、公众教育交流,科技赋能自然保护,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现场,与会者们积极围绕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技术创新与合作模式、公众参与与教育推广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分享各国在大熊猫保护、科研、饲养管理及文化传播方面的经验。与会者一致认为应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此次对话会围绕“共护、共建、共享”主题,以大熊猫保护和国际合作为载体,就大熊猫保护科研、饲养管理、科普教育、文化传播等议题开展深入对话,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