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14965天,2995亩林地,21.43万公里……这一连串庞大而又惊人的数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用四十一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用四十一载护林光阴丈量出的生命厚度。
今年61岁的张大伟,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群胜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他半生守护一片林,把山林过成了“家”。
拼命也得守好
作为“林二代”,张大伟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山里跑,对林区的一沟一壑、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19岁那年,他循着父辈的足迹,正式成为一名护林员,从此与山林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护林工作枯燥辛苦,迷彩服、黄胶鞋、线手套是张大伟不变的行头。不变的还有他每天要走的山路和路上躲不掉的蚊虫叮咬、汗流浃背、风雨寒暑。41年来,张大伟用心守护着2995亩林区,每日巡山十几公里,累计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
林区蚊虫多、蛇也多,为不耽误巡山,再热的天他也身着厚厚的迷彩服。他在乎的是有没有毁林开荒、盗伐林木、非法捕猎,紧盯火点、热点等一切林区火患源头。
张大伟负责管护的是一片天然林,生态环境好,野生动物多,打击非法捕猎任务重。林区就是他的家,哪里有鸟窝,鹿常从哪过,他都了如指掌。面对非法“罗网”,他“零容忍”。寒冬腊月,大雪及腰,零下四十几摄氏度,也从未能阻挡他进山追踪非法捕猎踪迹的脚步。
他说:“我从小就在林场长大,这儿就是我生命的根。就算拼了命,也得守好。”
守的就是人心
防火是护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工作了多少年,张大伟对森林火情的警惕从未有过丝毫放松。他负责的林子紧挨着郊区车流量最大的环村公路“四大线”,且有两个主要路口通往周边村屯,管护难度极大。
每到清明,就更难了。
“打石场北山路口、丰胜村路口、从哗啦沟到巨胜,上坟、烧秸秆、越界开采,哪一块、哪一样要是看不住,都要命啊!”在张大伟眼中,防火比命更“重”。所以,每到防火期,他都吃住在山里。“他们3点,我就2点,不管多早,一定要赶在老百姓前边儿到。”
农村自古有上坟烧纸祭祀习俗,张大伟的管护区坟地多,每到清明就成了防火的攻坚期。面对群众,他耐心劝导,为隔绝一切火患,每天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紧紧守住通往林区的路口。
春秋两季,他一天不休,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巡山,直到天黑。为防止山边地秸秆焚烧引起火患,张大伟做足工作。他紧盯周边地块情况,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甚至帮着村民收地、运秸秆。时间久了,大家都把他当成“自己人”,自发地帮助他守林护林。
“丰胜村的江志远,巨胜村的杨柱……”这些年,帮过他的人,从村支书到放牛娃,他们的好,他一个也没忘。他常说,护林人守的就是人心。
几十年下来,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村民守护山林的意识越来越强,他负责的林区也从未发生过火患。
重创也未放弃
山里的工作是孤独的。从19岁到60岁,张大伟基本都是一个人在山里度过的。“孩子小的时候,娘俩儿还能来这陪陪我。孩子大了上学了,就很少来了。”张大伟一心扑在护林上,家里的重担就都是妻子扛。俩人的遗憾都是没能好好照顾对方。
2020年,儿子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子深受打击,一病不起。从此,再没有家人能来林区看看他。儿亡、妻病,家庭的变故,也让张大伟的孤独更深了一层。
“我那时疯了,感觉天塌了!”
遭受重创的张大伟,“疯”过、病过、哭过、痛过,却从没放弃过。病情刚一好转,他就主动请求恢复工作,第一时间回到林场——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家”。
年初,在全区林业职工大会上,张大伟光荣地退休了。正当同志们纷纷送来祝福时,他却说出一番惊人的话:“场里缺人,这个时候,我不能走!”不顾亲朋的劝阻,张大伟毅然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决定继续为林场无条件工作一年。
会后,张大伟就急匆匆回到居住40多年的林区小屋。那是一处面积仅有32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冰凉的土炕,清冷的锅灶,简陋的陈设,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家”。但这里,却是他联结生活与梦想的驿站。
护林的路很长
“一出去就是差不多一天,渴了、饿了都在路上解决。”张大伟踏实肯干、工作突出,所以,在林场所有护林员中,他负责的区域最大、战线最长。巡护任务重,一到防火期,他每天早出晚归,基本都在山里过。
张大伟的“家”不止一个。从场部驱车15公里,沿曲折山路行驶,爬上近35度的陡坡后,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两张单人床,一个工作桌,简单的炊事间,一台为回避火源的电磁炉,墙角处几捆挂面、一筐鸡蛋……这里是群胜林场防火检查站,是张大伟和他的战友们林间休息的温暖小家。
“这个站,不只我自己,还有别的护林员,但负责不同的区域。我们都太忙,很少能碰上面,大家都是临时在这落个脚。”
有家,但不回,是因为所有护林员都一直奔走在路上。
“008、008, 打石场北口,哗啦沟方向有烟,请确认。”
“008已收到,马上确认,请放心!”
一台对讲机,一辆旧摩托,爬过无数山路,阻断无数险情。没有一次出发有过犹豫,没有一次指令没有回音。
从儿时向往山林的企盼,到青年步履梦想的铿锵,从壮年披荆斩棘地砥砺,到暮年矢志不移地躬耕,张大伟的护林路很长。若用生命的长度去丈量他对山林的热爱与付出,一辈子,一定不够。(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