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场种苗 > 国有林场

河北承德用“科技利器”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2025-09-15    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从河北省承德市区向北驱车120多公里,在冀辽蒙三省交界处,平泉市黄土梁子国有林场这片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崇山峻岭间的林木茂盛,如同翻涌的绿色海洋。

“建场71年来,荒山秃岭变成22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0.6%增加到现在的88.1%。”平泉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增绿更要护绿。

科技赋能,护绿更高效。如今,护林员人人都有了护绿“科技利器”——承德市林长制智慧平台手机App。“打开平台能清晰地看到巡护轨迹以及巡护的时间,巡护过程中发现火情或病虫害等情况,拍个照片及时上传,就能快速得到反馈。”平泉市黄土梁子国有林场护林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以往护林员每天完成巡护后,需要把当天的路线和林区情况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费时费力。2023年,承德市建成市、县、乡三级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依托护林员管理模块,将全市森林草原资源管护任务划分为17744个网格,利用手机App等软件,实现21624名护林员网上管理,网上定位、轨迹、签到、上报信息等一键查询,实现巡林轨迹全程追溯、指令下达、督办考核、公众参与等“一网统管”。

筑牢森林安全防线,病虫害防治同样是关键一环。

在滦平县拉海岭林场一处林地旁,蓝白相间的栅栏将一台标注为“物联网虫情测报预警监测站”的设备围了起来。该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集智能测报灯、虫情测报系统等功能于一身,可实现对森林病虫害虫情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收集到监测数据后,终端的专家团队进行综合分析,精准预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该林场负责人介绍。

从过去的人工收集到现在的科技加持,一旦发现病虫害有暴发流行的趋势,可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力量防治等方式,迅速控制病虫害扩散蔓延。今年上半年,承德市对410万亩松林进行严密监测,做好检疫工作,完成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7.1万亩,为森林草原拉起“防护网”。

为全方位筑牢森林草原安全防线,承德市还聚焦重要区域和时段,强化野外火源管控,严厉打击违法用火行为,开展“六清”“回头看”等活动,通过创新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