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5月29日报道 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很多人将目光瞄向生物质能源,然而,多年来,我国生物质热解气化在气化过程中仍存在技术瓶颈,制约着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院士科研团队瞄准我国年产量7亿多吨的农林剩余物,针对原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研发了热解气化新型反应器和成套技术装备,将生物质通过高温进行热解气化反应降解,最终得到燃气和功能性炭材料及相关产品。项目还集成开发了农林剩余物气化供气、发电和供热系列技术装备,实现了农林剩余物的高效综合利用。这项研究不仅为屡禁不止的全国性秸秆就地焚烧问题和几十万台中小型燃煤锅炉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能源短缺问题找到了解决之策,也使林业板材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变得更加经济可行。
相关技术具有机械化、连续化、自动控制等先进性,工艺过程可控性强、炭化效率高,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适宜于农林生物质的规模化生产炭产品、炭材料。适合中小型锅炉供热联产炭产品。
课题组研制了中型规模的生物质热解气化炉,单台设备每小时替代燃煤约1.5吨,燃气发电机每小时发电800-1000千瓦时。相关设备不仅在安徽芜湖等地应用,也出口至菲律宾。
项目组同时用农林剩余物制备高品质燃气。生物质富氧、催化气化技术提高了燃气的品位,所生产的生物质燃气热值接近传统技术生产燃气的2倍,可适用于陶瓷窑、玻璃窑等各种需要高温燃烧的工业窑炉。项目组2011年在菲律宾建成5兆瓦稻壳气化供陶瓷窑燃气项目,利用生物质燃气替代天然气烧制瓷砖,成本只有天然气的60%-70%。
项目组开发了生物质连续炭化新工艺,生产时间比之前缩短一半以上。2005年,项目组在黑龙江绥芬河建立年产2000吨的成型炭示范生产线,改进了原有的炭化技术工艺,并将炭化过程产生的生物质燃气收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干燥木屑原料,既解决尾气排放的环保问题,又为企业节省了烘干成本。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在各地推广应用,成套技术设备出口到英国、日本、菲律宾、泰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增加就业岗位成效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联系人:应浩
电话:(025)85482498
邮箱:hy24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