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防火 > 综合信息

66年无火灾,得耳布尔是如何做到的?

2025-04-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这里是祖国正北方的“绿色明珠”,坐落在内蒙古根河市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得耳布尔(鄂伦春语意为“宽阔的河谷”)。

这儿有青山一碧万顷,有秀水千回百转,有香花姹紫嫣红。为了这抹绿,得耳布尔历经四代人奋发开拓、艰苦卓绝、砥砺前行。迄今,已实现连续66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保护了绿水青山,建设了北疆生态屏障。

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历程中,从“砍”到“植”,再到“守”,演绎的是爷爷、父亲及子孙们接续“护山保绿”的群像。其如同一把灼灼燃烧的火炬,照亮前进的路,昭示更多的后来人。任凭“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共同守一片森林,护一片绿荫,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选择从“生态防火”出发,立足于森林防灭火事业,怀着对生态建设崇高的责任感、光荣的使命感,坚守和维护祖国这片美丽的“大家园”!

66年,得耳布尔三代人,承载生态的重任,始终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创造了一个捍卫兴安林海的奇迹。

66年,得耳布尔“一条心,一个目标,一家人”,以森林防火作为森林保护的“主轴心”,成为全国林业森林防灭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66年,得耳布尔人瞄准保卫绿色家园的“精神坐标”,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用热爱、汗水和勤奋,无私地奉献给这片沃土,书写了辉煌的史诗般的长卷。

——这就是得耳布尔人,饱含对大自然的恩情,孜孜以求地为了这片绿色永驻,创造了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绿色传奇。注脚在新中国林业发展史上,那闪光的一页,也交付了一份跨越66年的时代答卷!

森林防火训练 刘利摄

山高路远,但使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

得耳布尔人把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生态引领与保护的核心地位,实行企业“林长+”保护负责制。将255360公顷生态功能区范围,条块分割、分片包段。科学合理地区划为3个防火战区,实行林业、人民政府、供电、铁路等“一盘棋”的林区森林防灭火“垂直管理”体系。

抓防火的征途上责任沉甸甸

企业领导人一任接着一任地抓防火,实施和运行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监督包片领导、单位及林场主任、主管防火主任、工队长、班组组长等“八长包保制”,实施责任全覆盖。落实“三个亲自”“三项硬指标”,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奖罚并举的“一条线垂直管理”治火模式,搭建“责任链条+网格责任”体系,使责任逐级传导,层层压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防火工作,抓实做细,关注实效,行稳致远,使得多年无大面积火灾发生。

用思想意识筑起一道人民防火线

得耳布尔人紧紧依靠和动员地区及全社会力量抓防火,从本源上进行综合治理。开展“防火知识+娃娃课堂”宣教防火;11个单位及3家矿企,分片分段精心抓防火;群众配合4个社区贴近防火;职工结合岗卡宣传检查与参与协助防火等。围绕面向基层一线、面向学校学生、面向社区群众、面向区域住户的“四个面向”,建立生态防火宣传哨兵队,落实“流动+固定”宣传相结合。推行“八项教育”先行,“五种措施”落地,展开“手拉手”人管人,“防火知识传媒进万家”“户区群众十户联防连保”等新举措,群策群力,齐抓共防,在全地区筑起一道思想意识上的“防火墙”,确保苍山安全、松岭宁静。

把火源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管理火源:采取“行政+科技+法律法规”的“三驾马车”管理模式,从严从重从细管控源头。

得耳布尔人围绕“七点三线”“支岔线设11个铁门”;重点节假日“3+2”工作法,野外驻点炉灰处理“三步法”;实行战区“武装三清”,包片组“紧要期巡察”等,具体落实《入山须知》《得耳布尔林区火源管理办法》《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得耳布尔林区局内、援外扑火管理办法》等,以及《得耳布尔林区森林防火管理项目细则》。针对防火实际,把有生态功能区的分解52条,没有功能区的细化33条,让“防火+”覆盖生态功能区,封控火源与管住火灾隐患。保持督导检查常态化,查找隐患寻细节,堵塞漏洞及时彻底。百密无疏地做到:封住山,有效遏制流动人员;管住人,切断火种同森林可燃物的密切接触;看住火,严看重防、加密巡护,卡口“落杆上锁”,危重火险地域“固守截留”,秉持“人为火不发生,天然火不成灾”,众志成城地保证生态功能区青山翠、绿水清、蓝天高远,呈现一派新气象。

凭过硬专业技术打造一支威武雄狮

用“战之有我、我在必胜”的自信,得耳布尔人以“生态引领,防火当先”的理念,用品质打造出“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以水灭火中队”“航空索降消防特勤突击中队”,建设“一人多职、一职多能、一岗多用”的地空配合、多元协调的专业人才梯队。

森林防火演习 刘利摄

得耳布尔在森林防火紧要期,每天保持700人进山抓防火。打造以能征善战驯火、团结协作管火、战备优良灭火、施救有方降火的威武之师。

同时,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当下,公司以火场通信系统、北斗双星及卫星跟踪定位系统,无线车载和短波通信等“固定+流动”传输运行于生态功能区,并配置集现代化灭火救灾和应急保障于一体的扑火救灾体系,发挥防灾减灾作用。经投入一、二、三期危重火险区综合项目治理,向纵深耕耘“以火防火”,采用圈、带、线等人为控制火烧的“黑色工程”,来分割大面积森林火形成。年均完成任务量达260公里,应用“技防”,助力地区森林防灭火事业取得新进展。

得耳布尔人以“防火以管人为首先”为引领。通过“过得硬的先进技术为支撑”,“健全严明完善的制度为保证”等林火治理主线,摸索和探究出一条上下一起动、一齐管的“具有企业防火特色”的发展之路。把“制度、队伍、宣教”视为森林防灭火的“三大法宝”;“预防、扑救、保障”作为“三大支持体系”。与此同时,丰富和完善不同时期林火管理内容,完成了传统防火向现代化企业管火转变,由过去“死看死守”向技术监控与救灾等防御转变,由经验型向运用高科技手段防灭火转变。“三个转变”化劣势为优势,为国家、自治区、森工集团和地区人民交上一份“翠满河谷”的绿色答卷。

66载春秋冬夏,全面保护和建设生态林区,成为得耳布尔人的主责主业。卓著的业绩、艰辛的努力,得耳布尔曾7次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评为获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扑火一等功”奖牌,8次获表彰“全区森林防火先进集体”等。同时期,也得到呼伦贝尔、根河市的多次表彰和奖励。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时光斗转、岁月横流的66年,“一群人、一条路、一片丹心”的得耳布尔人,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同舟共济,实现青山披翠、绿水欢歌、高天蓝蓝、人安居乐,从未让火魔在这片沃土上肆虐过,实现阶段性目标,胜利地完成“绿色事业”的红色使命。

而今,蓬勃、向上、自信的得耳布尔人,正用崭新的姿态,全力以赴地攻坚连续67年无森林火灾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林区保“绿”增“金”,厚积薄发创伟业,继往开来再发力,牢牢筑起一道兴盛生态北疆的“绿色长城”。(章海龙 刘利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