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多措并举,全力构筑森林防火墙,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决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漠河林业局已实现连续38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科技赋能防火体系,筑牢森防安全线。漠河林业局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对林分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与动态监测,实现动态火险等级精准预警。无人机巡护队日均飞行百公里,配合红外热成像监测仪,可识别3公里外0.5平方米的火源。地面智能瞭望塔搭载双光谱摄像头,实时回传林区画面至指挥中心。这套“快速巡查、科学研判、即时处置”全链条响应机制,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实现“雷击火不过夜”的防控承诺。
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红松林重塑“绿色动脉”。聚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漠河林业局自2015年起启动西伯利亚红松人工林建设工程。中心苗圃突破传统育苗技术,研发变温快速催芽技术,将种子发芽周期缩短30%以上,今年完成补植补造4.41万亩。万亩红松林不仅优化了林分结构,更探索出“果材兼用”可持续发展路径。
可持续经营筑基,森林覆盖率高达92.5%。以2022年森林覆盖率92.5%的坚实基底为依托,漠河林业局协同推进退化林修复与中幼林抚育工程。今年实施2.11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通过近自然经营法调整林分密度,布设永久监测样地36处,系统跟踪生态恢复进程。 (许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