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宁夏红寺堡区立足现状,抢抓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战略机遇,以酸枣梁天然资源禀赋和原真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全力实施酸枣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发展。
推进科学治理,保护珍稀种质资源
积极争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荒漠化综合防治项目资金,通过全面封禁保护、固沙治沙、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古树名木保护、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等措施,科学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区域植被自我更新,有效保护酸枣等珍稀濒危种质资源,推动酸枣产业健康发展。
红寺堡区投资1450万元,封禁保护毛乌素沙地西缘酸枣梁沙化土地32万亩,实施生物固沙治沙及灌草种植2800亩,酸枣古树群落挂牌保护17处,酸枣种质资源抚育保护1万亩,酸枣造林2336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3万亩。
积极谋划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酸枣梁种质资源保护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规划投资7020万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围堵沙化斑块、低密度育林固沙、科学抚育林草植被等方式,高质量建成毛乌素沙地西缘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
同时,谋划申报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项目,推动酸枣、沙冬青、霸王、杠柳等天然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采集利用,促进沙产业发展。
挖掘光伏潜力,推动区域综合治理
为合理解决光伏发展与土地匮乏的矛盾,因地制宜利用区域废弃工矿区、流动沙地、退化草原、山地丘陵等空间资源,深挖区域分布式光伏发展潜力,现规划推进“草光互补”“光伏治沙”等“光伏+”治沙模式1.3万亩,纳入新能源建设基地,将通过全面封禁保护、人工辅助自然修复,提高区域综合植被盖度,逐渐演变为天然草种保护地,高质量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下一步,宁夏红寺堡区将持续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退化林修复、草原生态修复等项目。二是抓紧落地新能源建设,大力推进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三是加大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确保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四是加强管理,常态化开展巡草检查,严厉打击滥采、乱挖、乱占等破坏草原生态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