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湿地保护 > 地方动态

大兴安岭南瓮河湿地见闻:冻土上的“守火”日常

2025-10-23    来源: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晨光刚漫过树林,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南瓮河湿地营地便响起了哨声,扑火队员迅速集结,在冻土覆盖的训练场上踏破晨霜列队出操,热身、队列训练,一气呵成。

出操结束,队员们立刻投入装备检查。库房前分工明确:有人反复拉拽风力灭火机启动绳测试动力,有人细查水枪接口密封性,还有人逐一点算灭火弹、防火服数量,确保每件装备“零隐患”,拿出即可用。 

全队集合后,队长对照林区地图划分巡护区,重点强调沼泽边缘、枯木密集区等火灾高发地的排查要点,反复叮嘱穿越松软冻土、避免陷入泥潭的安全技巧。队员们扛着装备踏入湿地,仔细排查野外用火痕迹,遇到枯木堆积处及时清理并标记。巡护日志上的每一笔记录,都承载着对生态安全的守护。

临近正午,队员们在避风的林间空地支起“临时餐桌”,掏出饭盒简单用餐。有人拿起手机想给家人报平安,却因信号微弱默默放下,大家调侃这是“每日固定失联时间”。大家交流巡护中发现的隐患,规划后续排查重点。 午后,一场防火实战应急演练准时展开。随着“林区枯木起火”的模拟指令下达,队员们迅速组装灭火机,呈“环形”对准火点喷射;另一组队员默契配合,用水枪快速压制“火势”,整套动作紧凑高效,模拟灭火场景的每一个细节

天色渐暗,队员们返回驻地,第一件事仍是维护装备:用抹布擦掉灭火机上的泥土,给水枪接口上油防锈,对损坏部件登记报修,确保所有装备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然后,详细整理当日巡护路线、隐患处理结果,为后续防火工作积累数据。

据队长介绍,他们将加密巡护频次,重点监测落叶堆积、枯木密集区域;加强与科研监测中心的联动,借助红外相机、无人机等设备扩大监测范围;开展防火宣传,提高周边人员的防火意识;以专业与执着,守护冻土上的每一寸绿意,用行动践行生态责任,为南瓮河湿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黄慧玉 于健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