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湿地保护 > 国家动态

探索全球滨海湿地保护的有力举措和合作机制

2025-09-29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9月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滨海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主题论坛举行。论坛旨在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指导和管理经验,汇集各方力量共同探索服务全球滨海湿地保护的有力举措和合作机制。

“滨海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主题论坛现场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苏纪兰发表“恢复渔业资源 助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主题演讲,提出近年来我国近海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近海过度捕捞问题需引起重视,呼吁加强近海捕捞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加快恢复渔业资源,助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在专题报告环节,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秘书长、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达明以“滨海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共建全球红树林保护合作伙伴关系”为题,介绍了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发展历程、目标和未来展望。他强调,该中心将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国际行动,推动形成更多国际共识。

世界银行环境专家廖夏伟在报告中探讨了如何“利用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助力基于自然的气候行动”。他表示,世界银行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支持中国滨海区域的保护修复。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路文海系统报告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现状、挑战与展望”,分析了全球主要滨海生态系统的变化状况、驱动因素与优先行动建议,为滨海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柯玉宗介绍了厦门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的探索与成效。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剑桥大学教授威廉·萨瑟兰分享的主题为“海岸带有效生态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知识产品”。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科技中心气候变化部及气候韧性中心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推动海岸带修复:挑战、阻碍与推动因素”。

在嘉宾对话环节,论坛邀请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席专家瑞秋·阿桑特、柬埔寨自然资源部自然保护区总局副局长戴·昌塔、昆士兰大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科学中心研究员伍·伊莉丝、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南京大学教授高抒等5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滨海生态系统协同治理挑战、经验与对策建议”开展深入交流与对话。

论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主题论坛为全球滨海区域保护提供了深入交流分享的平台,希望通过共同探讨滨海生态系统的现状挑战、保护修复等问题,凝聚滨海生态保护的新思路、新共识,探究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国际合作机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彰显滨海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果叮咚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