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森林资源 > 林地管理

四川石棉推进林权登记提质增效

2025-08-08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山林见“证”

——四川省石棉县推进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见闻

“这红本本攥在手里,砍树卖竹心里都踏实!”6月5日,四川省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双坪村林农周春明摩挲着手中的林权证,眼角笑出皱纹。2024年,作为全国21个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县之一,石棉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围绕登记信息不全、界址界线不清、权属交叉、地类重叠等林权登记中的集中问题,探索路径方法。试点工作让周春明吃下了定心丸,也让这片因村界纠纷“悬”了16年的山林终于有了归属。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发证801本,累计登记集体林权面积超过113万亩。

清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2022宗

石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中游贡嘎山东南麓,是长江上游和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绿色走廊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在全县2678平方公里面积中,林草资源面积占到了87.84%。

与之相对应是林权登记的复杂性。“像周春明这样的例子,在石棉并不少见。”新民乡工作人员说。

2009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原团结村、双坪村509宗林权仅颁发37本林权证,剩余472宗因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间纠纷等历史问题悬而未决。这些纠纷不仅阻碍林权颁证,更影响林农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因地制宜探索打通林权登记‘堵点’问题,探索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路径方法,保持林权登记连续稳定,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维护林农和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服务支撑林业高质量发展。”四川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石棉县在试点工作启动之初,就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纠纷调处作为林权登记的首要工作、基础工作。

“通过前期调查摸底我们发现,全县12个乡镇因档案缺失、林权纠纷等形成林权历史遗留问题2824宗。主要问题类型有登记信息问题、界址界线问题、权属交叉问题、地类重叠问题,登记程序问题、已登记未颁证问题。”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祁勇介绍。

针对存在的问题,《石棉县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纠纷调处的各级职责;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建立了自然资源(林业)、司法、乡(镇)政府协同,“组、村、乡(镇)、县”联合进行的四级调查机制;形成“林权纠纷调处﹢司法调解”工作机制,切实把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逐户逐宗落实到“最小单元”。

“一地多证”权属重叠问题是调处历史遗留问题的重点、难点。过去主要依靠地形图、手持GPS等简易技术进行林权登记,存在地籍调查指界效率低、误差大、数据不准等问题。“林地上可能同时重叠着水流等自然资源或者宅基地等地类,试点需要厘清重叠宗地的权属。”祁勇介绍,此次试点利用实景三维模型指界,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雷达扫描等技术,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技术人员可在模型上精准确定界址点,解决了林权登记坐标偏移问题。同时,通过“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实现了全域不动产登记“一张图统览”。

石棉县还针对县域民族特点,组建了精通藏语、彝语的调解队伍深入村寨,白天上山实地勘界,晚上围坐火塘用民族语言讲政策、化解矛盾。

据统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石棉县已累计化解各类问题2022宗,为林权登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确保林权登记经得起历史检验

“集体林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要让林权登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马虎不得。”祁勇说。

在安顺场镇解放村,工作人员展示了村民办理林权登记时的意向书并介绍:“办理林权登记,需要农户户主自行提出书面申请,组、村签署意见后转报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人在申报时需要提交户主及家庭成员户口簿复印件、户主身份证复印件。乡(镇)政府在收到申请后,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股)组织申请人、地籍调查人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或内业指界,认定界址界线,并在林权底图及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确认。指界前,发放指界通知书。指界时,申请人必须全部到齐,申请人须为每户户主,并附签到表签字确认,指界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要存档保留;申请人要在林权底图及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确认。”

在石棉县安顺场镇解放村5组林权登记工作底图上,醒目位置处都标注着地块编号、户主姓名、户主签字等信息。

“我们对每一宗林权进行了编号,比如解5—035,就代表着解放村5组第35号林权,后面则是户主姓名,每个户主都要对自家的林权进行签字确定。”祁勇说。

在完成指界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股)要在申请人所在组、村、乡(镇)公告,并同时在石棉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公告,公告期为30日。公告期满后,由组、村向乡(镇)反馈公告情况;有异议的,修正后再次公告,公告期15天。反馈情况工作时间为1至2个工作日。

“公告后要将现场公告照片及网络公告截屏存档;公告期满后,对公告情况进行签字确认,并由组、村出具公告情况反馈报告。这一步非常关键,有了这一步才能避免争议。”祁勇说。

对公告无异议的,申请人需要填写申请(审核)表,组、村、乡(镇)和县自然资源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审核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登记告知单。这之后,依据审核通过结果,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股)组织村、组签订承包合同和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表,并将登记资料转递到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法定时间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受理、审核、发证。

意愿申请,乡(镇)受理,公告,申请及审核,签订合同及不动产登记申请,登记资料转递,不动产登记受理、审核、发证……这一系列步骤确保林权不动产登记的程序合法合规,同时将多部门的串联工作转为并联工作,将登记用时由原来的约3个月压缩到50天以内,提升了效率。石棉县还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前移至基层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林农不出村、组即可办理并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一年来,石棉县在安顺场镇解放村、龙头石村和新民藏族彝族乡双坪村、海子山村、海耳村5个村11个组顺利开展试点工作,登记发证801本,登记集体林权面积113.73万亩。

眼下,石棉县正在加快林权登记成果转化,推进森林经营和林下经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规划实施中幼林抚育900亩、低效林改培2550亩、林下中草药基地建设4800亩、林业特色养殖林麝养殖基地200亩、配套新建产业道路16.22公里,让绿水青山成为普惠全县的生态福祉。(赵蕾 付启蒙)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