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生态修复 > 国土绿化

山东平邑创新“林长+”推进科学绿化

2025-08-1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不断探索创新“林长+”运行机制,明晰“谁来造”“谁来管”的问题,打破冠名制,压实责任制,切实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造管量与质。

以“林长+可造林”为驱动,统筹布局绿化任务。统筹荒山荒地、村居“四旁”、河岸湿地、道路沿线、城市规划绿地等五类可造林区域,分类分片纳入林长管理,明确县、镇、村三级林长及成员单位任务及职责,落实可造林地林长260余人。坚持应造尽造,围绕“在哪造”“造多少”“造什么”问题,落实可造林点987个,构建五大绿化空间布局。实行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结合区域现状、地类性质、权益人需求及造林要求等,确定树种、林种、培育目标,科学打造生态型、经济型、休闲型及复合型林分。

以“林长+新造林”为抓手,全面落实管护职责。三级林长及成员单位层层包保新造林,实施村级“一长三员”管护制度,明确新造林“一长三员”350余人,从技术支撑、日常巡护、监管打击等方面切实发挥造、抚、护林长长效。加大监管考核力度,对组织不力、保存率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切实发挥管、纠、补林长实效。坚持造抚并重,精准施策加强配套,全面提升新造林管护水平,有效解决新造林“怎么管”问题。充分发挥机制作用。2023—2024年核查保存率低于80%的造林点16个,相关林长调查分析原因,通过补植补造,保证新造林面积不减少。新造林落实锄草割灌、防病虫、防火等措施,对2020—2025年新造林区域全面实施封育保护,期限5年,严格实行“六个严禁”。加强管护设施配套。2023年以来投资700余万元建设防火设施,防火能力极大提升。

通过“林长+”机制深入实施,平邑县生态空间大幅拓展,推窗见绿移步进园成为居民的生活日常。截至2024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7395亩,绿化山头65个。完成村庄绿化美化48个,实施乡村“五小园”建设行动,形成绿树村边合、步步闻花香的田园美景。完成101处塘坝河流修复、16条道路绿化及城市公园绿地建设。2024年,全县造林保存率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孙家庄荒山造林、西丰阳村1314月季风情街小花园、三官庙小微湿地等多元生态产品尽显其值。全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姜磊)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