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G111国道两侧的景观修复林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作人员将西伯利亚红松苗栽种到补植区域。这一举措标志着图强林业局的林业生态建设从单纯的森林抚育,迈向了生态修复、景观营造与资源储备相结合的系统性发展新阶段。
从清理防护到主动修复
过去,林区的日常管护多以病虫害防治和林下清理为主,目标是消除火灾隐患、保障森林健康。而今,图强林业局立足长远发展,将景观修复林建设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科学规划,将前期的林下清理与后期的苗木补植有机衔接,不仅让林地“亮起来”,更让生态“活起来”,实现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修复的理念升级。
兼顾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苗木选择上,图强林业局经过反复调研,最终确定以西伯利亚红松为核心树种。这种松树不仅树形挺拔、四季常青,能快速提升道路沿线的景观品质,更重要的是,其木材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且适应能力强,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西伯利亚红松的果实更是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其松子富含油脂、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又是优质的食用油原料,也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制作糕点、糖果等,既满足了当前景观修复的需求,又为未来林业资源储备和产业发展埋下伏笔,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专业团队保障成活率
为确保景观修复林建设质量,图强林业局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全程跟踪指导。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从苗木起运、运输保湿到现场栽植、后期浇水,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他们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种植密度和深度进行微调,确保新栽苗木成活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为修复林的长期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强林业局将以点带面,在全局推广这种“修复+储备”模式,计划打造一批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资源培育于一体的复合型林业示范工程,通过持续深化生态修复实践,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同类林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曹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