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作为湖南领先全国的绿色产业,被当地乡亲们称作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
为扛牢“油茶第一大省”的责任担当,2023年初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实施加快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全省积极筹措资金35亿余元,完成油茶新造10.13万公顷、低改13.87万公顷,2024年茶油产量突破44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943亿元,累计带动111万农民增收,为“两山”理念在湖南的实践交出了一份厚重而亮眼的民生答卷。
产业模式创新 构建多元生态圈
国家农业产业化、国家林业“双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多条生产线在茶油生产旺季加速运转。新研发的8小时连续制油新技术,可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鲜果茶油、原香茶油和浓香茶油3种品质的茶油。
“过去14天才能得到的茶油,现在4个小时就可以了。鲜果鲜榨,榨渣残留更低,茶油品质更高了。”公司董事长周新平介绍,大三湘首创以当地农民为主体的适度规模油茶庄园模式,构建起公司+庄园(农户)+庄主(用户)生态闭环,形成油茶产业生态圈,实现从茶山到餐桌的经营理念。庄主可全程溯源看到自己的茶油林从一株苗到一棵树、一亩茶山到一滴茶油的全过程,还能体验茶农劳动场景。目前,大三湘凭借2666.67公顷油茶基地,通过“庄园庄主模式”建成3.33万公顷油茶林,生产线拓展至贵州、安徽、广西多个省区,2024年销售额达4.5亿元。
湖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产业模式是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湖南创新林地流转模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油茶庄园等多种形式。同时,积极探索“油茶+文旅”“茶油+餐饮”“茶油+休闲食品”的三产融合模式,打造茶油特色小镇名片,推动油茶产业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结合。
2023年初,株洲市攸县湘天华油茶文化产业园获评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典型案例。2023年底,常德市津市灵犀茶油庄园景区、永州市祁阳市三口塘镇唐家山油茶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祁阳市还建成油茶文化主题公园、中国油茶博览馆等项目,2024年产油1.8万吨以上,总产值突破35亿元。
高产良种助力 经营主体重焕生机
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年初召开的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湖南省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袁德义介绍了“德油2号”油茶果的优势。该品种果大、皮薄、出油率高,且树体矮化、抗病性强,适合湖南丘陵山地种植。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湖南将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列为2024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2024年11月,相关单位对袁德义教授团队培育的油茶新品种“德油2号”进行联合测产,结果显示,“德油2号”平均亩产茶油81.62公斤。
为做好种苗保障和良种选育,湖南建成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建设油茶采穗圃27处、育苗单位100个,年产苗木2亿株以上。筛选出6个油茶国家主推优良品种,平均每公顷产茶油750公斤以上,良种苗木生产能力2亿株以上。
在资源培育方面,湖南以衡阳、永州两个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为引领,带动全省实施油茶林新造和低改。截至2023年底,全省油茶林面积3.33万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16个,6666.67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58个。2023年,首届湖南油茶节期间授牌的“十大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每公顷产鲜果均在960公斤以上。浏阳沙市镇通过油茶树高接换冠、良种改造,油茶产量提高5倍,不仅让油茶企业“起死回生”,还成为全省“十大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超660公顷。
科技创新赋能 基地与品牌双提升
常宁市荫田镇湖虹农林农民专业合作社水肥一体化油茶基地内,郁郁葱葱的油茶树枝头挂满了油茶果。常宁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雷孝斌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灌溉施肥效果,能提高油茶产量30%以上,实现节本增效。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湖南加快油茶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科技赋能油茶产业提质增效。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茶科创谷、国家油茶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研发平台,湖南搭建了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支撑的技术协作体系,开发了油茶日化、美妆、保健、医药、有机生物等衍生产品,获得茶籽剥壳、茶油加工等多项专利,油茶意蜂授粉繁育技术有效提高油茶坐果率30%以上,良种繁育、丰产栽培、油脂加工、残渣利用和机械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同时还成立了多个研发平台、油茶生物产业基地等集成示范基地。
湖南省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永忠表示,油茶产业发展应注重适度规模、精细经营和三产融合。有2500年油茶生产历史的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近年来,该县以新质生产力变革升级传统产业,做强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2024年油茶总产量达26万吨,产值约30亿元。采取“林科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邵阳县在塘坪村规划73.33公顷山地种植油茶,采用标准化种植、管护等关键技术,测产最高纪录每公顷产9000公斤鲜果,效益可观,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
在品牌建设方面,湖南初步构建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地方区域特色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的茶油品牌体系。“湖南茶油”先后荣获“中国粮油十大影响力公共品牌”和“中国木本油料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全省油茶现有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大三湘、山润、贵太太、神农国油等入选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
未来,湖南油茶产业将继续在“三年行动”的推动下,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不断书写“两山”转化的新篇章。(李利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