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鄂赣边陲幕阜山脉中段的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608.7公顷,是长江中游水源补给区与华中物种基因库的重要守护者。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6%,白鹇、白颈长尾雉、红豆杉、永瓣藤等珍稀动植物在此栖息生长,冰川地貌与高山湖泊交织,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画卷;同时,这里也是通山木雕、山歌等非遗技艺的发源地,沉淀了千年文脉。
九宫山保护区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为特色,构建起“天空地人”立体保护网:150部红外相机全天候值守、8台无人机常态化巡查、130名护林员日常巡护,全方位守护生态安全;科普馆开起了直播,将自然生态讲给你听;文化保护方面,建立了国家至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涵盖1项国家级、10项省级非遗瑰宝,打造了云中湖非遗长廊,让游客直观感受木雕的精巧、竹雕的灵动。
在科研与文化活化上,保护区成果显著:科研团队在彭家洞发现近百株树龄600年的红豆杉,并开展繁育攻关;“非遗进景区”活动丰富多彩,游客可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打糍粑、剪纸、学唱通山山歌,通过集章兑换非遗礼品,短视频大赛更让通山包坨制作、红豆杉保护故事实现全网传播,形成“线上刷屏—线下打卡”的联动效应。此外,非遗传承人通过师徒相授模式,延续木雕等技艺,构建起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保护闭环。保护区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整体性、活态化保护为宗旨,修复和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积极探索“生态+非遗+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在闯王历史文化故事、周家大屋人文景观与云中湖畔非遗长廊的映衬下,糖画的甜蜜与传统技艺相得益彰;护林员转型“生态讲师”,将生态知识与非遗故事融入研学讲解,非遗展销区的山茶油、云顶茶等产品,更推动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助力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