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碳中和愿景实现目标战略研究”
局重点课题启动会在京召开
7月20日,2021年国家林草局重点课题“林草碳中和愿景实现目标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林科院召开。蒋有绪院士、王金南院士、于贵瑞院士、蒋剑春院士、徐华清研究员等专家出席会议并为林草碳中和战略研究工作建言献策。
国家林草局党组高度重视林草碳中和工作,关志鸥局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及时成立专班积极推进,并将“林草碳中和愿景实现目标战略研究”列入2021年局重点课题,由生态司、科技司牵头。6月3日和6月21日,生态司与科技司组织相关单位及主要技术人员,反复研商,完成重点课题前期准备工作。重点课题由中国林科院刘世荣院长、研究员牵头。课题分4个子课题: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及对策研究、碳中和木竹替代政策和相关技术研究、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和方法集成研究、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分别由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设计院、规划院和研究中心承担。项目期限为1年。
科技司广泛征集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成果
7月21日,为贯彻落实《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关键利器作用,实现到2025年全国疫情发生面积和乡镇疫点数量双下降目标,科技司发布公告,征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先进技术成果。无论国内国外的单位、个人均可自由推荐。征集到的成果经专家遴选后,编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先进技术成果目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予以推广。
主要征集方向包括:(一)检测试剂、防控药剂产品:检验检测松材线虫病、灭杀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等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化学或生物药剂。(二)防控装备产品:全自动快速检测、微损伤打孔注药、航空宽幅精准喷洒、全天候诱捕媒介昆虫、低成本无害化处理疫木等防控装备。(三)监测技术与产品: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监测技术,“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体系平台。(四)综合防控创新案例。(五)其他技术与产品。
同日,科技司给各松材线虫病疫区省级林草主管部门下发通知,总结防控技术,提供防治工作科技支撑好经验好做法。
【工作简讯】
▲科技司督导调研贵州梵净山片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7月9日-11日,科技司黄发强副司长带队,联合生态司、林草防治总站、贵阳专员办等单位到贵州梵净山片区调研督导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传达局党组要求,听取汇报,查看现场,提出防控要求。
▲科技司组织召开《“十四五”林草科技创新规划》专家论证会。7月16日,科技司在京召开《“十四五”林草科技创新规划》专家论证会,尹伟伦院士任论证专家组组长。《规划》编制组组长、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介绍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
▲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中心成立。7月10日,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农业大学召开。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甘肃农业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和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共同组建。
▲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第8期成功举办。7月13日,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第8期培训直播在青海西宁举办,活动邀请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名专家围绕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青海高原枸杞产业关键技术等高原生态修复及特色经济作物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受到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林业工作者广泛关注,全国线上观看量达到36.8万人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科技司下达2021年林草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7月2日,科技司下达了81项2021年度林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内容涵盖森林资源、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草原、自然保护地与国家公园、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经济林产品、木材工业等领域。
▲科技司联合天保办印发天然林保护领域标准体系。7月7日,科技司联合天保办印发天然林保护领域标准体系和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形成以基础通用、保护管理、生态修复和监测评估4大类为基础的天然林保护标准体系框架。
▲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座谈会”召开。7月13日,林业产业标准化国家创新联盟、全国人造板标委会和木材所联合主办“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