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司启动“褐梗天牛与松材线虫病传播关系”
应急科技攻关
为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控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8月25日,科技司批复设立“褐梗天牛与松材线虫病传播关系”应急科技项目,委托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团队围绕“褐梗天牛是否传播松材线虫病”问题开展科技攻关,项目期不超过1年。
自去年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揭榜挂帅”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以来,各科研团队按照任务要求积极推进,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围绕“褐梗天牛是否传播松材线虫病”问题争议较大。
下一步,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团队将牵头开展此项研究。一是着力研究自然状态下褐梗天牛成虫是否携带松材线虫,褐梗天牛产卵过程是否可能传播松材线虫,松材线虫能否完成“针叶—枝条—树干”转移寄生等关键问题。二是优化组织方式,组织不同学术观点的单位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分享结果,互相核实,力争解答“褐梗天牛是否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问题。
科技司举办科技讲堂专题学习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
8月30日,科技司举办2021年第八期科技讲堂,邀请基金总站总站长、局“十四五”规划编制起草组组长陈嘉文解读《“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科技司全体干部,科技中心、林科院、竹藤中心、林学会部分同志参加。
陈嘉文从《“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过程、总体考虑、主要内容等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回顾了《规划纲要》的起草过程,注重把握的6个方面内容及特点,逐条逐项讲解了《规划纲要》中明确的11项发展任务、66个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六大支撑体系和三大保障措施。
科技司司长郝育军在总结时指出,《“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为今后一个时期林草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科技口单位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二要提升组织能力,有效组织行业科技专家队伍,集成资金、平台等各类资源,集中支持重点工作,发挥最大绩效;三要落实好《规划纲要》明确的各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重点课题研究、“揭榜挂帅”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司调研督导北京冬奥会食用林产品安全供应工作
8月26日、28-29日,科技司郝育军司长带队赴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承德市和张家口市调研督导2022年北京冬奥会食用林产品供应安全工作。调研组深入冬奥会食用林产品生产基地,实地调研生产基地建设、果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制度、果品采摘储藏保鲜运输、应急预案等情况。
国家林草局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食品供应安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筹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冬奥会食用林产品供应安全。
为保障食用林产品供应安全,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供应保障意识,完善监管措施,明确主体责任,确保供应保障工作。二要加强安保措施,实行果品基地封闭式全程监管,设置配备监控设备,防止人为干扰活动。三要加强生产监管,确保种植管护、采摘储藏、运输保鲜等生茶流通环节安全运行。四要加强质量监管,加大供应果品质量安全、土壤环境、投入品等检测力度,确保果品质量安全。五要加强防疫监管,规范疫情防控措施,对从业人员和食品生产实行“人物同检”,确保果品食用安全。
同时,调研组还并就林草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