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提案复文

“关于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提案”复文(2019年第0031号(资源环境类004号))

2019-11-07   来源: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一、关于优化林草结构,着眼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一)关于“提高灌、草比例,营造水分平衡型多用途灌木林”。2014年,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林北发〔2014〕171号),提出了“以水定林”的技术方针,实行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以灌草为主,营造多种形式的混交林。2019年,我局又委托中科院开展“三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应用该研究成果,发展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辅助人工补水的林草植被,切实做到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二)关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按照党的十九大重大任务部署,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编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拟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从国家层面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已考虑将三北地区造林绿化、草原植被恢复、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等纳入规划,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下一步,我局将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将草原植被恢复纳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内容,适度提高灌草补贴,适时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试点。
  二、关于提高中央补助标准,扩充补助类别,探索资金筹措模式问题
  (一)关于“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标准”。近年来,针对营造林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步建立了营造林中央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在2016年将人工造乔木林、人工造灌木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亩500元、每亩240元、每亩100元、每亩16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地造林压力,但仍不能满足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实际需求。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央财力、生态建设进展等情况,积极研究动态调整造林中央补助标准、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相关支持政策问题。
  (二)关于“将林木后期管护费用等纳入投资范畴”。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只有造林投资,而没有规划、设计等前期费用和补植补造、抚育管护等后期经营费用,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发挥。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造林、森林抚育,并试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级,不再规定造林、森林抚育等补助标准,各省区市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可在资金适用范围内统筹支持森林资源培育,并自行确定补助标准。但就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而言,中央财政资金仅涉及退化林修复和灌木林平茬复壮,工程建设仍存在重前期建设轻后期经营管理的现象。下一步,我局将会同财政部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各地做好造林、森林抚育等工作,积极引导地方和社会加大造林和抚育投入力度。
  (三)关于“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工程建设新机制,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有效缓解了造林资金不足的困境。2016年,财政部联合我局出台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我局等多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通知》(发改农经 〔2017〕140号),提出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支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林业政策贷款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贷款期限可达30年,贷款利率体现优惠原则。下一步,在推进工程建设中,我局将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的新路径,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三、关于加强管理和技术措施,在提高工程质量上下功夫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局对三北防护林出现的老化退化问题就给予重视。2012年,我局组织编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工程规划,将退化林分修复纳入工程建设任务。2015年,我局协调财政部启动了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作,在50个县进行试点,2018年退化林修复试点扩大到90个县。2019年,我局协调拓展退化林分修复改造的资金渠道,开辟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支持退化林修复改造的资金渠道。共安排退化林修复改造任务317万亩,资金8.7亿元。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退化林修复、改造的支持力度,逐步构建结构优化、功能稳定的生态系统。
  四、关于着眼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三北地区民生改善问题
  2014年,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凡纳入工程建设范围的造林不分林种树种、不限比例、不分所有制,同等享受工程建设补助政策。三北地区各地依托工程建设发展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林下经济产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做出了贡献。经济林比重由第一期工程的5.5%提高至2017年的15.3%。下一步,我局将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逐步提升防护林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
  五、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率问题
  (一)关于“工程建设安排科技支撑资金”。科技创新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局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以中科院、林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为依托,开展生产、科研、推广配套,加大实用技术、实用模式和新成果的研究、开发、推广力度,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以投资造林为主,科技投入与原计划要求的总投资额度3%的科技投入相比,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局将不断强化林业科技支撑,积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贡献率。
  (二)关于“加强防护林技术研发和转化”。依托国家科研计划,我局在沙化草地治理、土壤改良技术与植被恢复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并在三北地区荒漠化地区开展了沙化草地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推广示范,针对荒漠化地区不同沙化类型推广不同的综合治理技术,开展农牧民以及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十三五”期间,我局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了“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下一步,我局将针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面临的突出问题,组织项目专家开展重大成果凝练和需求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切实推进科技和生产结合。
  (三)关于“加强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和科技推广,建设林业科技综合示范区”。2013年,我局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工程综合示范区建设,累计下达中央投资3000万元,实施项目49个,建设科技示范林近4万亩,培训基层管理、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工程建设引领带动作用。但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科研与培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推出能够促进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构筑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把科技进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