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国家公园 | 保护雨林,他们选择留下或离开

2021-09-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2021年3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的密林中,监测队员们欣喜地发现了两只海南长臂猿婴猿。至此,这种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5群35只。

海南长臂猿种群的恢复离不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推进。

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正式启动,试点区涵盖海南岛95%以上的原始林、55%以上的天然林以及生态区位中最重要的区域。试点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比例不足0.046%,但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天堂。

国家公园,不只是珍稀动植物的家园,也是一群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居民们的家园。

牵挂

生活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陈庆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看着眼前在山林中健步如飞追逐海南长臂猿踪迹的他,你很难把他和60岁的年龄联系在一起。

23岁那年,陈庆来到霸王岭保护区工作,把观测和保护海南长臂猿干成了一生的事业。

霸王岭树大林密,海南长臂猿个头不大,藏在树中间根本找不到,只能听叫声辨别位置。海南长臂猿行动速度快,要观测得体力好,要是跟丢了就很难再找到。雨林里很容易受伤,陈庆的头、右臂、右腿都受过伤,留下的疤痕有10多厘米长。

临近退休的陈庆仍在为保护海南长臂猿作着努力,他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的宣教科普科工作,借助自己对雨林和海南长臂猿的了解,协助观测海南长臂猿,并且保护其他动植物。

“这些年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力度大了很多,社区居民也都有了保护它们的意识。现在,海南长臂猿已经有35只了。我希望,将来它们的种群数量能翻番。”陈庆满怀期待。

在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霸王岭,人员监测与智慧监测如同一双手,正加速推动海南长臂猿的科学保护与种群恢复。

2019年起,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金崑把自己研究的智能监测试验平台架到了霸王岭海南长臂猿可能活动区,开始通过4G红外自动相机远程监测海南长臂猿。

金崑介绍说,“以4G红外自动相机和音频自动采集装置为主的智能监测试验平台,可以进行数据自动监测和传输,既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还可以通过视频记录方式溯源,能更早更准确地发现海南长臂猿的生活动态。”如今,霸王岭地区的海南长臂猿监测系统可以随时调取任一时段任一布点上的监测画面,也能看到地面监测队员拍摄搜集的生动画面。

新生

2021年的元旦,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家家张灯结彩,崭新的民居窗明几净,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这是村民们搬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第一个新年,也是他们开启崭新生活的第一个新年。

年过五旬的符国华,“老家”在距离白沙县城60公里的南开乡高峰村,那里是鹦哥岭腹地,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保护区域。

2019年起,距白沙县城约4公里处的新高峰村动工建设,在2021年元旦前完成了整村搬迁,包括符国华在内的118户居民,住进了59栋联排两层民居。

按照生态搬迁补偿协议,每名村民都能在新址附近获得1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作为补偿,新高峰村近500名村民已获补偿约5000亩橡胶林。白沙有关部门还引进优质农企,投入资金建设菌菇种植基地,以“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学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增收。

“橡胶都交给家里人管了,我现在几乎全天都守在大棚里忙着管理菌菇。”与橡胶打了30多年交道的符国华,经过主动报名参加多轮培训后,成为新高峰村集体经济第一份产业——菌菇种植基地的主管。

基地技术总监李学军介绍,“每亩可种植5000个菇包,只要管理到位,从种植到收成需6个月左右,每亩鲜菇产量可达1500斤,淡季每斤收购价约为50元,到了秋冬旺季,每斤收购价有望涨至近100元。”

新高峰村现已建成40多亩大棚发展菌菇栽培,还吸纳10多名村民来基地务工。截至今年4月底,该基地已累计销售红托竹荪5000多公斤。

按照规划,该基地将实行“菌菜轮作”,即于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用于种植红托竹荪、猪肚菇、黑皮鸡等菌菇,中间轮作果蔬,而到了7月至8月高温季节,则将大棚闲置晾晒消毒,让土壤实现原生态修复,如此循环轮作。

而在村民们的“老家”南开乡原高峰村,除了部分建筑被保留下来用于开展热带雨林科研及研学活动外,其他房屋及附属物将被陆续拆除,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留出更宽广的生长新天地。(记者 黄山)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