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要闻

森调队的故事(下)

2021-02-2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森林调查用上了飞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森林调查主要采用标准地法和每木实测法。在东北国有林区调查用的图纸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地形图或平面图,精度不高,而且还没有全覆盖。这样的技术和手段,难以满足林业生产需要,而当时世界上已经将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到森林调查之中,迫切需要引进该先进技术。1952年8月,中央林业部副部长李范伍跟随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与苏联政府洽谈的援华建设项目中,列有森林航测项目,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次年,苏联代表团彼得洛夫副部长等4人,由林业部梁希部长陪同,乘专机视察了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四川、云南等地的主要林区。1954年5月,由苏联农业部和民航总局抽调多学科专家139名,携带7架飞机,组成航空摄影测量队和特种综合调查队来华指导工作。航空摄影测量队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完成了1400多万公顷大小兴安岭航空摄影,航摄比例尺为1︰2.5万。航空调查队于1954年6月开始深入林区调查工作,其中费得洛夫分在第二大队。航空摄影及调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野外调查与测绘工作效率。同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培养了许多我国自己的森林调查技术骨干。不久前,我专门采访了当年给苏联专家当翻译的华东院退休职工唐壮如老先生,他对此记忆犹新。他动情地说,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在林业,尤其是森林调查设计方面的技术援助,对我国林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55年,大兴安岭森林调查间歇 徐太田供图


扩编、下放与迁移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森林调查全面铺开,但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尚未大面积开发的原始林区。与之相匹配的是森林调查队伍也在继续扩大,当时采取的方针是边调查边扩编队伍。1956年7月,林业部决定将第二大队扩编成两个大队,即林业部调查设计局森林经理第二大队和第六大队。第二大队留驻抚顺,也就是现在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前身。第六大队迁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林三师基地,并任命梁庭辉为大队长、张英才为副大队长。此时,有正式职工350余人。

1958年4月,为适应当时形势任务的需要,林业部将部属森林经理大队下放到各有关省林业厅代管。据此,第六大队下放到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林业厅接收后,于同年9月改为黑龙江省林业厅调查设计局第一大队,仍驻牡丹江。第六大队在牡丹江的4年,主要是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经理调查任务。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启动西南大开发,1960年6月林业部决定将原部属第六大队调往云南,参与国家西南大会战和支援云南省森林调查。此时全队职工连同家属400余人,搬迁遇到一定困难,实际至1961年1月才搬迁完毕。到云南后并入云南省林业综合设计院,分驻保山腾冲和大理邓川两地。第六大队驻云南一年多时间里主要承担保山、迪庆、丽江等地的林权调查。


1957年,林业部森林调查第六大队职工欢送苏联专家归国时在办公楼前合影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供图


在金华的两次重

1962年,根据国民经济对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部直属调查设计队伍得到恢复与发展,经国家编委批准,收回原第六大队。同年10月,第六大队从云南搬迁至浙江省金华市,定名为林业部调查规划局第六森林调查大队,彼时职工人数为200余人。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第六大队组织完成了浙江、福建两省有关县的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兴起,森调工作跟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严重冲击,六大队的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政治学习和开展文化活动。六大队的篮球队和铜管乐队在金华地区很有名气,参加金华地区篮球联赛始终保持前三名,这也许跟森调队员常年野外工作的体质有关。年逾60的金华市区老人对此有特别深印象。

1970年6月,根据当时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农林部、浙江省商定将六大队下放给金华地区领导。浙江省还作出了“下放后不要单独保留这个机构,干部由金华地区统一考虑安排”的指示。金华地区接收后,根据省里意见将六大队撤销,人员分配到地直、各县有关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多数人被视为普通工人使用,还有少部分人员调回原籍,至此六大队宣告解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林业部决定加强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恢复、调整调查规划机构和队伍。1980年1月,经国家农委批复,在浙江金华原林业部六大队队址上建立林业部华东林业调查规划大队,至1985年筹建任务全面完成,彼时内设机构10个,在职职工154人。1986年11月林业部将“华东队”更名为“华东院”。


融入杭州

2011年4月,华东院迎来发展里程碑上的重要时刻——从浙江金华迁至杭州。近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院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国家林草局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工作重点, 先后完成全国或监测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督查、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天然林保护管理情况检查、退耕还林检查、湿地监测评估等数百项工作,为国家制定林业方针政策、考核地方林业工作业绩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同时,华东院还助力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工程咨询与设计项目,完成一大批国家级或区域性规划,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迁杭之后,华东院陆续加挂碳汇计量监测中心、生态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现代林业评测协同创新中心、自然保护地评价中心等牌子,华东院人始终保持着迁杭时振奋的精神与高昂的工作状态。

进入新时代,华东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国家林草局的重点工作,凭借杭州市优越的地理、科技、人文等优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卫星遥感、机载激光雷达以及手机APP等直观便捷的数据采集方式,结合自主研发的森林资源“一张图”应用系统“云臻森林”平台数据分析软件和展示系统,建立起监测区乃至全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监测大数据平台。

70年来,华东院开展的森林调查从最初的利用简单地形图勾绘,到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再到卫星遥感、机载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应用;从树种、面积、蓄积量等简单测树因子调查,到森林生长量、生物量、营造林综合调查,再到重点自然保护地调查监测评估;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调查,到参加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再到开发建设全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中国林业监测与调查的缩影。70年来,华东院人爬上了高高的大小兴安岭,登上了白雪皑皑的长白山,感受过横断山脉的行路艰难,也经历过黄土高原的沟壑……他们见证了中国森林调查的全过程。风雨砥砺,岁月如歌,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华东院虽然七易其址,七更其名,二次下放,一次撤销,但是华东院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来没有改变。新时代,华东院人将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森调精神, 立足华东面向世界,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此文得到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大力支持,谨表感谢。(作者毛行元系国家林草局华东院院史办主任)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