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1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声音

​杨燕怡委员:以植树造林为抓手 促进气候环境治理

2021-03-09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有效举措,也是中国已经并继续为全球气候环境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全国政协委员、原驻欧盟使团团长、大使杨燕怡建议,以推进植树造林为抓手,为促进全球气候环境治理作贡献。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国植树造林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对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杨燕怡说,完善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她建议:

将植树造林、推进绿色发展作为今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昆明大会的一项内容,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下,宣介“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举措,进一步树立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形象。

更加重视发挥现有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通过联合国森林论坛、中国-东盟、中日韩、上海合作组织、亚信、欧亚、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机构和平台,在国际上持续宣介中国植树造林的理念和实践,呼吁各方相向而行、携手合作,推动提升森林治理在多边环境条约中的地位。

深入落实《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植树造林纳入“一带一路”工笔画。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同沿线国家对接绿色发展政策,建机制、搭平台,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合作。引导中国企业承担绿色发展责任,推动我国同沿线国家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植树造林领域的合作交流。

加强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推动构建“绿色亚洲”。支持和推进中日韩植树造林、防治沙漠化、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双边和三边合作。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森林治理合作,包括林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森林恢复和植树造林,以“绿色东亚”带动“绿色亚洲”建设。加强中非合作,共同打造“绿色非洲”。扎实推进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重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栽种树木、以示友好,是国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个传统,应发扬光大。后疫情时代,我国应继续将栽种树木作为对外出访的一项内容,驻外使领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参加驻在国的植树活动。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继续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兑现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的支持。创新融资机制,动员更多资金、开辟多样化投资渠道。(记者李娜)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