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1全国两会 > 林草重点工作

关于荒漠化防治

2021-03-04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大力实施治理工程,强化沙区植被保护。三北工程实施4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3014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902.9万公顷。“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目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177.2万公顷,建立了53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0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一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出现“双缩减”,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逆转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沙尘暴天气次数明显减少。二是沙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沙产业,内蒙古、新疆等地沙产业已呈现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带动了沙区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2017年至2019年,新疆林果主产区农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占总收入的近30%,若羌、温宿等部分主产县市高达60%以上。三是涌现了右玉、库布其、塞罕坝和王有德、“八步沙六老汉”等一大批治沙典范和英模人物,凝聚形成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治沙精神。四是防治荒漠化履约与国际合作已成为我国外交大局的一张亮丽名片,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但是,荒漠化防治还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沙区仍存在滥垦滥牧等现象,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沙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已初步治理的区域,稳定性差,极易出现反复;投资体制单一,信贷、税收等优惠力度不够,制约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十四五”时期,我国计划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50万公顷,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200万公顷,力争到2025年全国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为此,需要在全面保护沙区植被、巩固好防治成果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防沙治沙规划,与“双重”规划做好衔接。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加强对边疆地区、主要沙尘源区以及江河流域等区域的防治。深化防沙治沙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将《防沙治沙法》规定的防沙治沙省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林长制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监测工作,摸清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现状和变化情况。加强沙尘暴应急体系建设,提升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技术创新,为荒漠化防治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沙区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深化履约和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