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湿地保护 > 媒体报道

广州加强南沙湿地保护

2022-07-28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南沙湿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地处广州最南端的珠江入海口西岸,面积约一万亩,是候鸟的重要迁徙路线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保护较为有力、生态较为良好的滨海河口湿地。近年来,景区围绕区域环境特性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在森林维护、水土保持、水质循环、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营造良好的候鸟栖息地。湿地除大片森林为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营地外,还专门为滨海类候鸟开辟了多片水禽觅食浅滩,其中最大的面积过千亩。在浅滩区设置水窦或水泵等水位控制设备,保持该区域水位控制在 5-15cm,适宜水鸟站立。利用每年夏季6-9月在冬候鸟归来前,对浅滩进行封闭盐沼生态系统维育,并分别在初春、夏季进行鱼虾蚬苗等水产增殖放养,以保障冬候鸟归来有足够的食源,使这里成为水鸟的“自助餐厅”。

维持湿地围内水质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各种方式确保水质良好:改善围内河道的畅通,定期进行清淤;调整沿河红树品种,逐步将引进品种无瓣海桑更换为本土品种,减少落果落叶腐败影响水体;加强围内河道两岸堤土保护,防止泥土流失,对河道沿岸约16公里河岸线进行修复,分段对河道两侧堤岸进行加固修复,并在加固的堤岸上补种红树;严格控制周边污染,防止商业街或农业作业区向湿地水域排水,造成污染。

开展生态修复,维持生态平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红树林修整、红树苗栽种、芦苇收割、水质整治等方面。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薇甘菊等进行清理,防止有害植物蔓延。台风过后对被吹倒的高大林木进行清理或补种。为保持芦苇区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采取分段分年收割,既保证的景观需求也保障鸟类栖息地的需求。(陈日强)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