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保护规划(2020-2035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2-08-08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获奖情况:荣获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项目概况:

《梵净山保护规划》遵循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理念,统筹梵净山相关管理机构,解决保护面临的威胁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理清未来发展方向。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一管理、共抓保护、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资源全面保护、行为有效约束、管理有据可依,保护好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维护好其完整性和真实性。成果特点如下:

(1)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突出“1+N”编制理念

《保护规划》针对梵净山区域内多项规划相互冲突、缺少统筹的问题,根据《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工作要求,重点突出“1+N”规划编制理念和体系。其中,“1”指《梵净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N”包括《梵净山保护规划》《梵净山区域乡村振兴规划》《梵净山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梵净山外环旅游公路规划》等多项规划。项目组对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在《梵净山保护管理规划》的基础上,在《保护规划》编制中,明确梵净山的保护地位,划定“1+N”规划体系的管控底线;统筹协调现有规划,提出规划修编要求,全面梳理分析了梵净山保护管理中的现实矛盾,在把握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目标,指导区内多项专项规划,形成梵净山区域的规划协调“管理一张图”,促进管理和规划一体化。

(2)合理优化保护分区,形成保护条例的实施细则

项目组针对梵净山存在多层保护分区的问题,考虑黔金丝猴栖息地范围、遗产地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地分布,以及梵净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铜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在遗产地划分的基础上,细化为“两区域六分区”模式(即核心区域的遗产保护区、遗产展示区、社区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的协同保护区、生态体验区、协调发展区)。并对六个分区的建设设施类型和人类活动要求进一步细化,以管控表形式直观呈现。一是严格保护了黔金丝猴栖息地。二是分区界限清晰。三是管控要求明确。四是保证原住民正常生产生活。

(3)明确保护管理机制,解决保护管理的现实矛盾

《保护规划》针对遗产地范围扩大,部门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提出了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明确规定。一是健全保护管理机构。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增设管理站,增加管护人员等办法,提升保护管理能力。二是明确管理权责清单。结合铜仁市三定方案、《梵净山保护条例》等规定,经多次征求部门意见后,提出针对13个相关部门及三县政府的权责清单,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三是提出管理指标体系。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监督管理、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管理办法及43项保护工作监管指标体系,将梵净山保护工作效力最大化。最终实现梵净山管理机构与市相关主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管理、共抓保护”的良好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