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区风光电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科考团行程逾万公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2-08-08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用脚步丈量荒漠区风光电 把科考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文 / 黄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因素。西部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经济与国防重点的战略位置,因地制宜,戮心同力,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光伏治沙项目,使光伏发电在提供清洁电力能源的同时,推动了荒漠化等生态环境修复。

积极发挥光伏电站对荒漠化生态修复的积极作用,才能促进光伏产业与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修复西部的生态系统,才能持续推进沙漠生态环境改善,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为了对风光电站建设的立地进行区划,生态修复之间的耦合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并在新的评价标准下提出应对技术与政策,助推我国新能源向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科学考察团,开展荒漠区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立地区划及其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科学考察。

科考活动从6月22日正式启动,由2-5台车辆组成车队,截至8月5日,途径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约26个县市(区旗),行程已逾1万公里。在科考中,工作人员穿戈壁、越沙漠、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挥汗如雨,忘我工作,为了一个地形,跋山涉水,为了一个数据,夜以继日……科考团用脚步丈量荒漠区风光电电站的生态运维情况,切切实实把研究成果写在了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期间,科考团共考察调研风光电电站50余座,观摩治沙研究基地10余个,调研乡村振兴项目10余个,与地方部门召开会议28次。以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的科学考察笔记达到42篇,科考中期成果的研讨会以线上直播方式进行,观看直播的观众达到1.6万人次。与此同时,科考团根据掌握的大量的一线考察资料,每到一处,都为当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当地新能源建设和生态修复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路径。

科考团由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建设工程分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院-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REPER项目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所、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本次科考任务,主要是对在西部荒漠区大规模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的问题进行有广度有深度的考察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风电站建设生态保护的规程等技术支撑方案,推进风电光伏电站生态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接下来科考团将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尔勒、尉犁县、经若羌到达青海省的格尔木,青海段考察结束后最终抵达西安,科考活动预计8月22日考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