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3月9日讯 近日,据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野外监测数据显示,过境候鸟数量和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仅2019年,保护区过境候鸟数量就达到上万只,创历史之最。
近年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着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保护候鸟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推进林草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完善监测体系,持续开展候鸟种群及动态监测。同时,强化重点区域野外巡查,对候鸟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等地严防死守,杜绝乱捕滥猎和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活动。强化疫源疫病防控和预警,严格按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样品采集、监测和防控工作,并不定期联合当地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清理整顿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活动。强化候鸟保护宣传教育,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吸引志愿者、爱鸟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野外巡护,开展候鸟护飞行动。目前,阳关保护区候鸟的数量比2007年首次科考时增加了6000多只,候鸟种类也从首次科考的87种增加到现在的130多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黑鹳、白尾海雕、玉带海雕、黑颈鹤、大鸨、小鸨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红隼、灰鹤、白琵鹭等30多种。
下一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加大科研监测、宣教管护力度,持续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力守护好区域内湿地资源,为候鸟提供安静和谐的繁衍回迁环境。(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