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自然保护地 > 国家公园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新种群中发现幼崽

2020-09-04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记者9月1日从海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科研人员在海南长臂猿新种群中发现了一幼崽。至此,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到5群共33只。

  

  这是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热带雨林里拍摄的一只带着幼崽的雌性海南长臂猿(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8月29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监测队员李文永、张志城等人,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东崩岭,发现海南长臂猿E群(第5群)的母猿怀抱一幼崽,并拍摄了照片。经专家鉴定,再次确认其形成新的家庭群。海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表示,海南长臂猿此前栖息在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林区,新种群的形成及幼崽的发现,意味着其栖息地已经扩散到距原栖息地10公里的东崩岭,证明它们的栖息地面积在增加,且新栖息地能够支持其生存。同时表明,海南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扩大,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这是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热带雨林里拍摄的一只带着幼崽的雌性海南长臂猿(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据介绍,早在8月18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红外自动相机,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监测拍摄到两只海南长臂猿的同框照片和视频,且录到了雄猿的鸣叫声。经辨认两只海南长臂猿均成年,且为一雄一雌,证实海南长臂猿家族新形成了E群即第5群,该监测结果与今年1月人工监测结果已相互印证。(记者 陈凯姿 王军锋)

  

这是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一处海南长臂猿栖息的热带雨林(2019年10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在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热带雨林中拍摄海南长臂猿(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在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热带雨林中采集海南长臂猿的粪便(2019年10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黎明时分,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在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热带雨林中等待天亮后监测海南长臂猿(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爬上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热带雨林中的一棵大树,准备获取早前安放在树上以监测海南长臂猿的红外相机数据(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在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热带雨林中用对讲机和其他工作人员沟通所监测到的海南长臂猿鸣叫(2019年10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李文永在位于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热带雨林中查看拍到的海南长臂猿影像(2019年10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